參賽單位:西北大學

參賽隊伍:NWUers智醫星

參賽作品:《胰腺器官腫瘤射頻消融手術規劃系統》

作者姓名:徐強強,杜薇

獲獎等級: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技術類二等獎

 

我們的研電賽記憶之“北戰南征”

邀約于云端

彼時的四月,已悄悄撥開疫情所帶來的陰霾。大學校園已經沉寂了一個冬天,學生尚未返校,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四月里,校園里依然沉寂,或許只有玉蘭花在靜靜地開。當聽聞“兆易創新杯”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的通知后,課題組內有參賽意愿的三個人通過視頻這種網絡云端邀約的方式,共同組成了隊伍。事實上,隊伍雖然已經組成,但我們對參加此次如此具有權威性的全國性賽事內心會感到迷茫,因為作品的選題以及研究方向對參賽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那時的我們既無法把握適合隊伍的參賽題目,也無法找到為參賽做準備的著力點,不知道在這條賽道上我們到底能走多遠,也不能夠確定是否能夠一直堅持下去。值此困惑時期,指導老師建議我們結合研究的課題,選擇符合賽事命題的題目。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于千頭萬緒中調研、分析、論證,Z終選定本次參賽作品的題目為“胰腺器官腫瘤射頻消融手術規劃系統”,我們希望賦予該手術規劃系統像醫生一樣的智慧,這也是我們的隊名“NWUers智醫星”的由來。

 

 

輾轉赴長安

競賽的號角是從參加校賽時開始吹響,隊伍里的同學對參賽充滿熱情,聞令而動,申請返校備賽,隨后輾轉奔赴長安。在參賽作品準備階段,參賽的熱情Z大化地激發了身體里的動力,那是一段勇于向困難邁步的日子,枕戈待旦卻又享受著寂寞,有時候心里一點小小想法的實現足以帶給人足夠的快樂,也堅定著我們參賽的信心,可謂是“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的真實寫照。作為數學學院的學生,雖然有一D的數學和統計理論基礎,但是事實上,我們的參賽題目需要在理工醫等多學科交叉方向進行創新研究,因為在理論支撐的基礎上,針對特定問題給出創新性解決方案的要求往往是具體的、實操性較強的。因此,我們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在夯實理論的基礎上,再過編程關,為理論找到合適的落腳點和應用場景,仰望理論“星空”,腳踏編程“實地”。交叉學科方向研究和研電賽對于我們來講,是挑戰也是鍛煉,是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是在創新實踐中發揮理論優勢的平臺。然而,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去肯定,在校賽的答辯過程中,評委老師指出我們的作品在思路上漏洞,Z終糟糕的成績也像一盆冷水一樣潑在我們的頭上。都說一個人可能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會走得更遠,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此次面對挫折的時候,團隊里有相互鼓勵的聲音,有相互的理解與支持,不至于孤立無援。慶幸的是我們在不被看好的時候選擇了堅持,客觀冷靜地分析參加校賽時評委老師給予我們作品的評價和質疑,從中總結出作品改進的方向,在省賽過程中不斷地優化作品。


相聚至金陵
依然清晰地記得那是2020年7月31日,夏日傍晚的空氣里彌漫著熾熱,打完籃球的我大汗淋漓,從官方微博公布的“兆易創新杯”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西北分賽區初賽獲獎名單中獲悉,“NWUers智醫星”隊伍獲西北賽區一等獎并晉級全國總決賽,那一刻,仿佛一切來得很突然,超出個人的意料。時至今日,我們很感謝那位校賽的評委老師給予我們參賽作品的寶貴修改建議。在總決賽作品準備階段,我們仔細斟酌作品演示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反復確認無誤后提交總決賽答辯PPT、技術論文、門型展架、作品簡介電子文件、系統演示視頻等材料。金陵八月,夜泊秦淮。我們滿懷期待地來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參加“兆易創新杯”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與來自全國8個分賽區初選脫穎而出的晉級全國總決賽的隊伍同臺競技,切磋交流,決賽歷經四天,分別通過專家組現場巡展、答辯等環節。

 


依舊談群英
至今回憶起參加“兆易創新杯”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的那段日子,體會到了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Z終成為了可能,是信念帶領著我們成長。研電賽賽程的時間跨度長,需要經過專家層層評審,特別是總決賽現場作品演示及直面專家質疑并給出問題解決方案,這樣的交流過程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驗和收獲。也曾沮喪過,但始終抱有希望;也曾疲憊過,但依舊選擇堅持;也曾欣喜過,因為小小的進展和有限的成功;也曾驕傲過,能夠學有所用并為院校爭取名次。很感謝,從校賽到省賽再到全國總決賽陪伴我們的指導老師,耐心地為我們指點迷津。很懷念,因為熱情去共同做一些事情的隊友。很榮幸,研電賽總決賽能與來自全國各地優秀隊伍同臺競技,演示作品“過招”,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很期待,有機會能夠在將來像南信大的志愿者們一樣去奉獻。在比賽期間,我們見證了多學科交叉領域很多大膽的想法得以實現,接觸到了許多前沿的科學研究成果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猶如星星之火給人以燎原之勢,很受鼓舞,同時也尋找到自己與優秀學子之間存在的差距,懂得了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過程中需要處理好每一個細節,解決方案優化和作品優化需要追求極致。Z后,要特別感謝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電子學會共同主辦的“兆易創新杯”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為我們提供了展示作品的平臺,也感謝一同參賽的隊伍讓我們擁有一個關于盛夏熱血沸騰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