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網4月15日訊 4月13日,IC Insights更新了2021年的《麥克萊恩報告》(The McClean Report 2021),數據顯示,從IDM廠商銷售額、無晶圓半導體公司銷售額、IC市場總銷售額三個方面分析美國、中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2020年IC市場的發展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半導體公司僅占全球IC市場份額的5%,發展中國半導體產業任重道遠。
自2005年以來,中國一直是IC的Z大消費國,但中國現在不一D是IC的主要生產國,將來也不一D。2020年在中國銷售的1,434億美元IC中,在中國生產的IC僅占15.9%,約227億美元。其中,總部位于中國的公司的總產值僅為83億美元,僅占該國去年IC市場總量的5.9%。在中國擁有晶圓廠業務的外國公司(例如,臺積電,SK海力士,三星,聯電等)仍占中國IC產量的大部分。
美國公司占全球IDM總銷售額的50%,占無晶圓廠(Fabless)銷售總額的64%,總的來講,美國公司在2020年占據了全球半導體市場總量的55%。
其次是韓國公司,占21%。中國臺灣公司憑借其Fabless銷售額的優勢,占半導體總銷售額的7%,比歐洲和日本公司高出1個百分點,而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公司僅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5%。
韓國和日本公司在Fabless領域的地位極為薄弱,而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公司在半導體市場的IDM中所占的份額非常低?傮w而言,在上述領域平衡性Z好的是美國公司。
2020年,日本公司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總市場份額相比1990年代相形見絀。在1990年,日本公司幾乎占據了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的一半,而在過去30年中,該份額急劇下降,到2020年僅為6%。歐洲公司去年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也僅為6%,而1990年這個數字則是9%。
與過去三十年來,日本和歐洲公司的IC市場份額下滑相比,而美國和亞洲IC供應商的份額自1990年以來則一直在上升。亞洲公司在全球IC市場激增中所占的份額從1990年微不足道的4%增長到2020年的33%。如果統計亞洲IC供應商所占份額的增加比例,則相當于30年的IC銷售復合年增長率為15.5%,約為同時間段整個IC市場總復合年增長率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