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2021春季華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旗艦新品發布會如期而至,會上華為帶來新一代華為智慧屏V系列。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再爆金句:“基于在音畫、AI慧眼、暢連及分布式軟件四大領域體驗的持續升級,華為智慧屏將越用越增值,為用戶帶來不一樣的電子消費體驗。”

 

 

回首華為智慧屏發展之路,從2019年的華為智慧屏V65,到華為智慧屏V65尊爵版;從華為智慧屏X65,到智慧屏新系列——S系列。在智慧屏的道路上,華為不斷上新,借軟件創新以及生態構建,為消費者帶來大屏產品新體驗。

 

隨時間流逝,電子產品從消費者購買后,價值不斷降低已成共識,保值都很難。為何余承東會說智慧屏越用越增值?本次推出的華為智慧屏V系列,華為又將為消費者帶來哪些獨特價值?

 

01、行業乏力:價值衰減成消費者Z深的痛

消費者肯定希望購買的電子商品,在使用中價值衰減的越慢越好。但事與愿違,許多消費者發現,產品在購買半年后,隨著新產品帶來的新功能,讓自己購買的產品很快成為“老古董”。

 

如果商品是手機、家庭大屏等電子產品的話,其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使用價值幾乎處于一種拋物線式的下滑趨勢。以手機為例,去年大家還在追捧超級快充,今年無線充電就成了主流;去年手機還是20倍變焦,今年就達到50倍、100倍。此外,對于家庭幾乎必備的大屏幕產品,比如電視,自從互聯網電視(OTT TV)出現后,其使用價值衰減速度更快。

 

大家回想下,自己好幾千、上萬元購買的空調、冰箱、手機、電視,幾年后銷售,往往只能賣幾十、幾百元。

 

為何電子產品會產生價值衰減呢?在筆者看來,一方面,從產品價值來看,產品價值是由產品功能、特性、品質、品種與式樣等所產生,往往與顧客需要密切相關。反觀消費者,其對產品功能、品質等因素的期待永不滿足。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快速發展,新技術、新功能的研發周期縮短,使得電子產品迭代速度加快。以家庭大屏顯示類電子產品為例,黑白電視機于70年代末進入中國家庭,直到90年代中期,黑白電視才大規模升級換代到彩色電視。

 

2009年,TCL、創維、海爾、長虹、海信等巨頭集中推出了多款互聯網電視,其配置與手機相似,在硬件上擁有了處理器、內存;在軟件上廠商更會搭載新軟件。這使得電視迭代速度更快,消費者想要追求Z新功能,往往只能購買新產品。

 

近兩年,隨著互聯網技術演進,互聯網電視進化成智能電視,雙向交互,支持應用安裝、具備多種人機交互方式成為家庭大屏新趨勢。

 

需要明確的是,電子產品使用價值衰減速度加快,表面上給電子制造廠商更多售賣新產品機會,但其實將給消費者及產業都帶來損害。對消費者而言,動輒幾千、上萬元的電子產品,如果每年因為新功能而替換一次,讓許多消費者負擔不起。

 

對行業而言,雖然產品迭代速度很快,看似加快了消費者購買頻率,但如此快的產品迭代速度,會給許多消費者產生下一代產品快推出的錯覺,讓消費者選擇持觀望態度,反而減緩了購買頻率。

 

02、華為魄力:軟件崛起,敢將不可能變可能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保持顯示類電子產品使用價值,成為消費者Z迫切需求。如何才能讓顯示類電子產品在使用中不僅保值,更能增值呢?

 

從產業特點來看,顯示類電子產品的系統決定形態。正如蘋果開啟的智能手機時代,其搭載的操作系統讓蘋果手機在使用生命周期中保住價值。這也成為消費者購買蘋果手機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家庭大屏行業來看,眾多廠商的競爭,將從眾多零部件的拼合能力,演變為代碼組合運行能力,產業也將從傳統的硬件銷售,轉為持續的軟件及服務溢價能力比拼。

 

因此,在筆者看來,對于家庭大屏行業而言,硬件決定于消費者使用下限,家庭大屏所搭載的軟件,以及系統協調性決定了消費者使用上限。軟件的持續支持,可保障家庭大屏功能體驗的延續性。

 

特別是家庭大屏廠商硬件趨同性的情況下,更好的軟件服務,往往能給消費者帶來更佳體驗,并讓產品的使用價值得到保障。未來家庭大屏廠商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差異化服務成為制勝關鍵,軟件則是差異化服務能力Z有效的實現途徑。

 

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家庭大屏的價值構成將變成40%硬件、40%軟件以及20%的內容與服務。價值構成中各部分能夠持續“增值”的部分越多,貶值周期將會隨之變長。

 

既然軟件是未來家庭大屏廠商贏得市場的關鍵,為何眾多廠商還停留在硬件能力的比拼上呢?主要原因是,傳統顯示類產品廠商多年來一直關注硬件比拼,在軟件能力及生態構建上缺乏積累。我們看到,各廠商大屏產品發布會,硬件參數往往是比拼主角。

 

然而,在5G、AI、IoT技術成為推動智慧家庭演進的主力時,家庭終端需要在形態、服務、和交互體驗上帶來新變革,智慧屏成為家庭大屏的主流形態。

 

 

不破不立。對此,華為敢于創新,2019年正式發布新物種智慧屏。該大屏產品出色的硬件、軟件能力,給消費者帶來眼前一亮的體驗。2020年,華為更是針對電子消費品價值衰減的產業難題,提出“常用常新”理念,通過華為智慧屏通過軟件升級,讓老產品永葆青春,十年不過時。

 

據悉,華為智慧屏從AI升級以及分布式功能擴展兩大維度,持續為智慧屏“造血”。一方面,華為智慧屏預埋了性能和配置超前的硬件,可像手機一樣通過軟件升級逐步激活隱藏性能,拓展新功能。

 

另一方面,華為獨有的鴻蒙操作系統,能為華為智慧屏帶來無限可能。比如,通過與手機、PC等智能終端、IoT設備、模塊型配件等進行組合協同,華為智慧屏將持續帶來新功能、新場景。

 

再比如,華為獨有的北向服務生態與南向設備生態布局,打破了服務與產品各自的邊界,使得服務原子化與智慧能力,跨設備無縫協同。隨著南北生態設備的數量及用戶數據的持續積累,華為智慧屏人找服務更便捷,服務找人更精準。

 

此外,華為構建的“1+8”產品生態,讓華為智慧屏與手機、音箱等其他家庭電子產品交互更方便,為消費者使用帶來更多驚喜體驗。

 

03、產品實力:帶給消費者更好體驗

通過參加華為智慧屏V系列的發布,筆者發現,華為提出的越用越增值理念,賦予了“常用常新”更豐富內涵。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新品通過高品質視頻、音樂內容的持續支持,實現音畫體驗增值。據悉,新一代華為智慧屏V系列作為V系列的第二代產品,重點打磨智慧能力和音質體驗,聚焦親情溝通、家庭健身、大屏音樂、家庭教育等場景,以智慧引領家庭生活新方式。

 

此外,在新一代華為智能屏V系列上,華為與法國知名音響品牌帝瓦雷(Devialet),聯合設計了新智慧音響的至高9單元音響系統,這是雙方在此類設備上的首次合作。此外,帝瓦雷還為華為智慧屏V系列調出了一個專屬的“DEVIALET模式”,實現自動、帝瓦雷、標準、影院、音樂、新聞、自定義等音響模式。

 

其次,新品依托AI識別能力升級解鎖更多智慧場景,帶來慧眼體驗增值。新一代華為智能屏V系列搭載2400萬超廣角AI攝像頭,Z高支持1080P高清暢連通話。

 

其智能人像追蹤算法,讓攝像頭在不移動的情況下也能智能識別人像,讓人物顯示總是在屏幕中間位置,配合超廣角鏡頭,讓智能人像追蹤能力得以充分發揮。依托以上能力,華為智能屏V系列可實現邊看邊聊、暢連通話中手機屏幕共享、兒童手表暢連超分、暢連通話轉移、暢連消息等功能。

 

筆者Z喜歡新一代華為智能屏V系列搭載的AI健身功能。該功能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健身專區、運動器械專區、體感專區,更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感游戲體驗。據悉,華為智慧屏擁有強大的AI識別能力,Z關鍵的技術是“骨骼識別算法”。該算法來自華為神秘2012實驗室的技術預研團隊。

 

再次,新品基于“打個電視”提升家與家的溝通體驗,帶來暢連體驗增值。華為智慧屏V系列在智慧管家功能上,新增可視可說能力,可兼容安裝的第三方App,從而實現全程全界面語音操控。此外,華為智慧屏V系列還擁有久看視頻后健身提醒、惡劣天氣提醒、暢連熱播劇提醒等能力。

 

通過HiLink IoT全場景智能家居生態,新一代華為智慧屏V系列不僅擁有智選、親選、精品等一系列支持HiLink的智能家居產品,還能與第三方家電產品的云平臺實現云云對接,如美的、格力、海爾等。據介紹,后續會有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智能家居產品,也可以讓消費者用華為的終端設備操控。

 

 

Z后,新品通過軟件升級、分布式硬件與數據持續疊加實現鴻蒙體驗增值。該特征正是華為智慧屏Z獨特之處。比如華為智慧屏V系列帶來的全新分布式能力,在手機鏡像投屏時,可將大屏的攝像頭、麥克風、喇叭等虛擬為手機外設,可被手機應用直接調用。

 

在游戲方面,華為鴻蒙帶來的大屏游戲運行能力,通過分布式能力直接調起手機的陀螺儀,讓手機秒變大屏的游戲手柄,手機與大屏之間僅非常小數據量的交互,大屏與手機之間的時延低至30ms。

 

在筆者看來,華為智慧屏不僅讓大屏設備成為智慧家庭的中心,更是通過軟件、生態等軟實力,讓大屏產品帶給消費者持久的使用價值。試想一下,每當智慧屏有新功能發布,你的智慧屏都可以軟件升級獲得,持續不斷的新體驗是不是很爽?

 

觀察:敢于增值,真正以客戶為中心

其實大多數大屏廠商,并不愿意花費更多精力在產品保值上,更不要說增值了,因為那會影響他們新產品的銷售。華為為何在智慧屏領域,再次走在市場前列,為消費者帶來“越用越增值”的能力和承諾?

 

在筆者看來,這與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文化有關。華為所看重的,是解決消費者的痛點,不追求短期的收益,而是追求長期為消費者帶去價值。而且Z關鍵的,華為通過在軟件與服務等方面的發力,具備了提供越用越增值這樣的能力——這是很多廠商不具備的。

 

其實我們仔細研究華為在手機領域的做法,就會發現讓產品增值是華為一貫堅持的策略。華為手機每一次操作系統的升級,都會帶來不少新功能,但華為不只是將新系統用在新手機上,而是往后回溯2-3年,給多代已經上市很久的手機進行升級。

 

當然,除了越用越增值,筆者也看到華為智慧屏的多個優勢。第一,注重智能家居。早在2019年,余承東就表示,華為IoT生態戰略將全面升級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華為將圍繞著HiAI、兩大開放平臺和三層結構化產品的戰略,為行業打造一個豐富多彩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

 

第二,注重各項能力追求極致。在技術方面,華為除了自身持續巨大投入,保持強大自研能力外,還與帝瓦雷等專業領域知名企業合作,為消費者帶來各項性能上Z極致的產品體驗。

 

第三,注重通過軟件實現體驗提升。華為智慧屏的鴻蒙系統,就是從系統底層打通了Windows和Android的藩籬,實現PC和手機的無縫協同,PC的鍵盤、鼠標成為手機的外設。

 

第四,注重生態的構建。華為發力的北向服務生態與南向設備生態布局,以及“1+8”產品生態,成為華為智慧屏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地。

 

展望未來,軟件、系統對電子消費品的影響重要性提升,而體驗是攻堅電子消費品價值衰減的重要手段。面對未來產業趨勢,華為可謂踩準了行業發展節奏:在智慧屏戰略、研發投入、技術積累方面持續發力,敢于創新,敢于打破傳統,為消費者提供更長的使用價值周期。

 

筆者認為,越用越增值必將成為電視行業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