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21年7月9日,ISO技術委員會發布了###L4級自動駕駛系統國際安全標準,ISO 22737-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low-speed automated driving (LSAD) systems for predefined routes –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system requirements and performance test procedures(智能運輸系統-用于預定路線的低速自動駕駛(LSAD)系統-性能要求、系統要求和性能測試程序)。

 

 

 

    

LSAD低速自動駕駛系統(Low-speed automated driving),如自動駕駛駕駛艙(autonomous pod)被歸類為L4級自動駕駛系統,目前傾向于在低速環境下在預定義的線路上運行,通常用于###后一公里、商業或大學校園等低速環境場景。

 

由LSAD系統驅動的車輛(可以包括與基礎設施的交互)可能帶來很多益處,例如提供安全、方便和可負擔的出行手段以及減少城市擁堵。它還可以為不會開車的人提供更大的機動性。然而,隨著LSAD系統在世界范圍內的不同應用,由于缺少界定必須滿足的###低性能和安全要求的相關國際標準,這一領域的增長受到阻礙。有必要為制造商、運營商、###終用戶和監管機構提供指導,以確保其安全部署。

 

 

近期,ISO發布了###L4級自動駕駛系統國際安全標準ISO-22737,針對對象就是LSAD低速自動駕駛系統。該標準規定了LSAD系統的###低安全性和性能要求,提供了一種通用語言,以幫助促進全球開發和安全部署這項技術。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中國、德國、法國、荷蘭、匈牙利和英國的代表提供了輸入。

 

該標準適用于在預定路線上運行的低速自動駕駛(LSAD)系統的安全操作。LSAD系統設計為在特定運行設計域(ODD)內以L4級自動駕駛方式運行(見ISO/SAE PAS 22736)。適用于自動駕駛系統專用車輛(ADS-DVs),也可用于雙模車輛(見ISO/SAE PAS 22736)。未詳細說明LSAD系統驅動車輛中的傳感器技術。

 

這一標準化活動的基礎是由CCAV和Innovate UK資助的INTACT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并創新英國,由WMG和Aurrig Driverless Technology運營。該標準還借鑒了作為Khastgir博士UKRI(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未來領導人研究的部分研究。

 

LSAD系統的使用增加會導致人、貨物和服務的運輸方式發生轉變。這一新標準將促進安全部署環境友好的運輸方案,并為有出行困難的人群提供解決辦法。

 

該標準的LSAD系統要求和程序旨在幫助LSAD系統制造商將###低安全要求納入其設計,并允許###終用戶、運營商和監管機構在其采購中參考###低性能要求。

 

ISO 22737由ISO技術委員會ISO/TC 204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智能運輸系統)編制,其秘書處由美國ISO成員ANSI負責。

 

新標準的要點包括:

為LSAD系統提供###低操作能力(minimum operating capabilities),包括ODD運行設計域的定義指南。

LSAD系統如何適應更廣泛的運輸生態系統的相關指南。

對LSAD系統不同方面的性能要求,如動態駕駛任務、緊急操作(如緊急停止和###低風險操作(minimal-risk maneuvers))、危險情況識別、靜態和動態障礙物檢測和規避。

各種系統功能的測試流程。

 

術語定義:

危險情況/hazardous situation:相對于LSAD系統駕駛的車輛的位置、方向和運動,障礙物(如自行車、行人、車輛等)的位置、方向和運動可能導致即將發生碰撞的情況。

 

預定義路徑/predefined route:在LSAD系統驅動的車輛從起點到一個(或多個)目的地的行程開始前確定的軌跡。注:由LSAD系統驅動的車輛單程可能有多個目的地。預定義路徑具有長度和曲率,但不含寬度。

 

###小風險操作/ MRM : minimal risk manoeuvre,LSAD系統觸發和執行的戰術或行動操作(tactical or operational manoeuvre),以滿足###低風險條件。

 

行程段/trip segment:旅行中從出發地到目的地或從一個目的地到另一個目的地。注:一次行程可包括多個行程段。

 

可運輸區域/drivable area:LSAD系統可在其內操作的預定路線周圍的可運行區域。注:可運輸區域的寬度可能沿預定路線變化。

 

腳踏自行車騎行者/pedal cyclist:人-車組合,包括人騎在輪架頂部,帶轉向機構、制動器、兩個推進踏板(可選帶電機輔助踏板),在公共道路上使用無需許可證。

 

白天/day-time:環境照度大于2000 lx。

夜間/night-time:環境照度小于1 lx。

停止:車速為0 m/s時的車輛狀態

 

低速自動駕駛系統/LSAD: low-speed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大速度為8.89 m/s的自動駕駛系統

 

低環境照明條件/low ambient lighting condition:白天和夜間之間的環境光照。

 

 

Introduction

1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Symbols and abbreviated terms

5 Example use case for an LSAD system deployment

6 LSAD system architecture

7 Basic requirements

7.1 General

7.2 Minimum operating capabilities

7.3 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s (ODDs)

7.4 LSAD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7.5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

8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8.1 Determination of hazardous situation

8.2 Minimal risk manoeuvre (MRM)

8.3 Driving in the drivable area

8.4 Emergency stop (e-stop)

9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the LSAD system

9.1 Maximum subject vehicle speed (VSV_max)

9.2 Obstacle detection requirements

10 System requirements

11.1 General

11.2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11.3 Hazardous situation

11.4 Drivable area test

11.5 Minimal risk manoeuvre (MRM) test

Annex A Test speeds for hazardous situation tests

Annex B Example LSAD communication messages

Annex C Example LSAD system data recorder

Annex D LSAD system activities (experiment tests) in various countries

D.1 Japan

D.2 United States

D.3 United Kingdom

D.4 Europe

D.5 Australia

 

 

新的LSAD標準為所有OEM設置了一條###基礎的底線以供超越,全球市場上所有的參與者都能采用相同的嚴格標準,從而保持公共安全和行業競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