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作為曾經的華為品牌,之前受到老東家華為的“制裁令”事件影響,出現了芯片供應鏈斷裂、產品出貨量和迭代更新受阻的問題,市場份額一度下跌###歷史###低,僅有3%。
2020年11月17 日,榮耀正式從華為剝離出來之后,“制裁令”問題得以緩解,榮耀的業務發展日漸恢復,市場份額一路攀升。在2021年9月22日,榮耀CEO趙明在Magic3系列發布會上透露,目前榮耀市場份額已回升###16.2%,接近榮耀歷史的###高水平。
在如今已經是飽和狀態的手機市場中,新榮耀還能在歷經###暗時刻之后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把市場份額從谷底拉回,實現“V型”反彈實屬不易。
觸底反彈的法門
2020年9月15日華為禁令正式生效后,對榮耀的市場份額打擊###大的就是手機出貨量的問題。因此在正式獨立之后,新榮耀所首要的解決就是如何重連供應鏈,提高手機的出貨量。
首先需要擺脫芯片危機,之前由于華為的芯片斷供問題,榮耀作為華為###親近的品牌也深受其影響,芯片緊缺,新品更新速度減緩,手機貨量供應不足。在榮耀成功整體出售后,華為發布公告表明不參與榮耀的運營管理和決策,###大程度減小“禁令”對榮耀的負面影響,為后續新榮耀的芯片危機提供了緩沖的余地。
在脫離華為后,新榮耀重新梳理和強化了供應渠道,還和高通成了合作伙伴。在2021年1月份獨立后###的新品榮耀V40系列搭載了聯發科天璣1000+芯片;8月份發布的Magic3系列啟用高通驍龍888芯片。補上了芯片缺口,新榮耀在手機領域的發展也得以重新恢復了生命力。
其次是加速迭代更新,2021年年初新榮耀拿出V40系列,6月份推出榮耀50系列,兩款產品的迭代時間相隔不到半年。在經歷了“換東家”、份額谷底之后的新榮耀,還能在產品的迭代更新上提速,主要原因是有強大實力的技術團隊作為支撐,公開數據顯示超過8千名原華為員工加入了新榮耀,并且50%以上是研發人員。 雙管齊下,新榮耀的手機出貨量逐漸回升,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2021年5月、6月榮耀手機出貨量分別環比增長39%、27%。
成為市場重要玩家 完成供應鏈的重啟之后,新榮耀的下一步即以獨立的身份重新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的隊列中,正面與華為、蘋果、小米、oppo、vivo等實力品牌進行競爭。從品牌角度來說榮耀不算是新晉選手,且從市場競爭實力上看,新榮耀已經是老玩家了。
在此之前,榮耀主攻手機的線上市場,多年穩居線上份額前列。公開數據顯示,榮耀手機2018Q4的線上份額達24%,位居中國智能手機線上市場###;2019Q3的線上份額達20%,位居線上市場第二;2020年上半年,榮耀線上份額穩居###。
不過榮耀的目標遠遠不止在線上與其他手機品牌角逐競爭,而是進行線下擴容,成為線上線下全渠道市場重要玩家。據悉,新榮耀在2020年12月份開始制定線下渠道的擴充策略,到2021年9月,榮耀的線上和線下銷售占比分別為30%和70%。
在保持住線上市場優勢地位的同時,還能快速擴充滲透到線下,新榮耀強大的業務發展能力的確給足了它獨立重返市場,與其他品牌對戰的底氣。榮耀CEO趙明曾在采訪中表態要“對標蘋果,超越華為”,事實證明這句話并不是在紙上談兵。
CINNO Research發布的2021年7月《中國手機通信產業數據觀察報告》顯示,在國內市場手機銷量排行中,OPPO、vivo銷量分別為560萬臺和530萬臺,位居###、第二;而榮耀銷量400萬,###擠進手機月度銷量前三;小米銷量390萬,位居第四;排名第五的蘋果銷量300萬臺,華為淪為“其他”。
從數據上看新榮耀確實展現出了它具備超越其他對手的能力,同時也向市場上的其他玩家展現了自己回歸市場的戰斗力。不過,要想在智能手機這片紅海中“遨游”并不是件易事。
存量市場的“腥風血雨”
根據IDC數據,2016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達到了歷史峰值,而后幾年手機出貨量處于下滑狀態。2019年手機出貨量為13.71億部,同比下降2.3%;2020年三季度手機出貨量為3.61億部,同比下降1.3%。
由此看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飽和狀態,并處于存量階段,目前手機廠商的競爭主要是如何創新技術,搶占市場份額。
在近兩年,國內手機市場格局變動不斷,份額之爭愈演愈烈。一方面是中低端廠商進擊高端市場。自從華為經受了芯片危機之后,其市場份額有所下滑,國內高端市場出現空缺,以OPPO、小米為代表的中低端手機廠商都在蠢蠢欲動,加大高端機研發力度,進軍智能手機高端市場。IDC數據顯示,在2021年二季度中國高端手機市場份額中,OPPO以11.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僅次于蘋果,小米以8.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而華為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四,為8.2%。
另一方面是蘋果搶占中端市場,收攏高端市場份額。在2018年蘋果發布iphoneXR,起售價4700元左右,2020年發布iPhoneSE2,起售價3200元左右。兩大中端機型,目標直指國內手機中端市場。 公開數據顯示,蘋果9月15發布的iPhone13比去年的iPhone12相比價格有所下降,降幅在300-800元左右。而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9月16日,中國消費者在京東上已經預訂了超過200萬部新的蘋果iPhone13系列產品,比去年同一平臺上iPhone12的預訂量多出大約50萬部。
蘋果這一波降價增量的操作縮減了高端市場的“分食”空間,加大了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開拓高端市場的難度。 獨立出來的新榮耀要趕超華為和蘋果,取得長足發展,必須要深耕存量市場,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因此新榮耀必須知難而上,成為高端市場中的一份子。
崎嶇的獨立之路
2021年8月21日發布的magic3系列新品在高端市場走紅,新榮耀實現了口碑和銷量的轉化,成為了市場份額一舉反轉的關鍵。從企業規劃上看,Magic3系列撕開高端市場的口子,把新榮耀的發展帶到了一個新的節點,給予新榮耀更大的資本想象空間。從品牌運營上看,由單個產品帶動的短期增長,并不完全代表著這個品牌本身有巨大影響力,何況新榮耀剛從華為獨立出來,不排除有之前“華為榮耀”光環加持。 失去了華為的庇護,新榮耀想要在市場中獨占一席之地,重中之重就是增強自己的品牌認同度。
之前新榮耀一直以華為技術作為賣點,主打高性價比產品,現在失去了華為的技術支持,轉而與小米OV等友商一樣,使用高通、聯發科芯片的情況下,怎么增強自己的技術壁壘,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是新榮耀首要直面解決的問題。 在歷經芯片緊缺等問題之后,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實現份額反彈回升,可見新榮耀的恢復能力的確強勁,在手機市場的發展也稍有起色。但單憑短期的業績增長便判斷是否能超越華為,穩站高端市場似乎言之過早,新榮耀能否獨立成長為“參天大樹”,還需要看它之后能否在手機市場,取得長期、穩定的份額,穩住陣腳。
從宏觀上看,華為手機的暫時退讓,國內手機廠商的競相補位在一D程度上對于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是有推動作用的。“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新榮耀或者其他國內手機品牌相繼搶占華為空缺的市場份額,讓國內整個智能手機市場能夠活躍起來,國內行業也能保持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