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認為AMD將打造能與 Intel、NVIDIA“對抗”的數據中心處理器業務。
當地時間周三,AMD和FPGA大廠賽靈思的股東以壓倒性多數批準AMD以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不過該交易需要通過監管部門的批準,預計將于今年內完成。
毫無疑問,這將是目前芯片行業Z大規模的交易之一,從體量上來說可以與英偉達收購ARM這件事相提并論。
AMD 巨資收購賽靈思被業內認為將打造能與 Intel、英偉達“對抗”的數據中心處理器業務,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意味著AMD與Intel、英偉達“決戰”的開始。
2020年10月27 日,AMD 宣布斥資350 億美元(約合 2350 億元)收購賽靈思,該交易沒有現金,全部使用AMD的股票。
此次合并后,蘇姿豐博士將繼續擔任CEO,賽靈思CEO Victor Peng 將加入新公司擔任總裁,并且至少兩名賽靈思高管也將加入AMD的管理團隊。
據報道,新公司將擁有多達 1.3 萬名工程技術人員,合并后的年研發投入也將達到27億美元。
1、賽靈思有多強?
我們首先來看,賽靈思是一家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芯片等)生產商,也是全球Z大的FPGA廠商,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
而賽靈思發明研制的FPGA芯片用于無線通信、數據中心以及汽車和航空航天等行業。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與CPU、GPU等相比,FPGA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可編程,通過特定的編程語言,可以實現對FPGA電路結構的修改,而這在CPU或GPU中是無法實現的。
同時FPGA相比于通用處理器的CPU與GPU計算能力更強、時延更低、功耗更低,加上可編程的優點,在一些專業領域非常適用,例如通信、數據中心、邊緣計算、AI等。
而FPGA廠商的主要客戶就是全球ICT領域企業,其中就包括華為。不僅如此,傳統的半導體公司只有幾百個客戶,而賽靈思在全世界有7500多家客戶及50000多個設計開端。
據公開資料顯示,近些年的發展,賽靈思龐大的客戶群包括我們熟悉的Alcatel(阿爾卡特)、Cisco Systems(思科)、EMC(易安信)、Ericsson(愛立信)、Fujitsu(富士通)、Hewlett-Packard(惠普)、IBM、Lucent Technologies(朗訊科技公司)、Motorola(摩托羅拉)、NEC(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okia(諾基亞)、Nortel(北電網絡)、Samsung(三星)、Siemens(西門子)、Sony(索尼)、Oracle(甲骨文)、Toshiba(東芝)等。
2、AMD為什么要收購賽靈思?
提到為什么AMD選擇賽靈思,首先賽靈思目前是FPGA界的老大,排在第二的Altera在2015年12月就被Intel以16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作為AMD的“死對頭”,Intel收購Altera后就在數據中心、5G通信、物聯網和車載芯片等領域開疆拓土,這讓AMD和賽靈思都很頭痛。
不僅如此,業內人士表示,英特爾收購Altera后,Altera獲得了訪問英特爾半導體工廠的權限,能廣泛使用英特爾的封裝技術,其中備受矚目的就是EMIB技術。并且,Altera可以通過在封裝中混合和匹配小芯片來快速開發和部署FPGA的各種面向市場的版本。
可以這樣說,AMD此次耗資350億美元構建的護城河,與Intel、英偉達一樣押注了數據中心。
盡管AMD在PC市場對英特爾的追趕非常兇猛,然而英特爾作為傳統CPU龍頭,占據了數據中心服務器芯片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那么有了賽靈思的技術,AMD可以在服務器及數據中心領域向英特爾發起沖擊。
AMD擁有先進的x86 CPU和GPU業務,不過缺少諸如FPGA這類芯片,因此整合賽靈思可以優勢互補。業內人士分析稱,賽靈思的加入或將使AMD增強其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并在快速增長的電信、國防等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當然也會幫助AMD在與英特爾的競爭中處于更有利的地位。
2015年,Altera宣布微軟采用Altera Arria 10 FPGA實現基于CNN算法的數據中心加速功能,并表示其每瓦性能非常優異。而服務器與數據中心的市場非常廣闊,諸如亞馬遜、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都在數據中心方面有很大的需求。
而AMD與賽靈思聯手后可以發揮雙方的優勢,進而搶占英特爾與英偉達的市場。
AMD看似與賽靈思重合的地方很少,但是雙方的發展有很深的淵源。
1988年,AMD收購了MMI,當時成為了賽靈思關于FPGA的第二供應來源,而賽靈思現任首席技術官Victor Peng此前曾是AMD繪圖產品事業群(GPG)芯片工程副總裁,并曾擔任AMD核心芯片工程團隊的領導人。
在計劃收購賽靈思之前,AMD就與賽靈思有了緊密的合作。
2017年11月,AMD將自己的單路服務器平臺同四個賽靈思的FPGA配對;
2018年10月,AMD與賽靈思合作開發了用于數據中心的高性能推理系統。
3、高端芯片領域的收購競賽愈演愈烈
如今的高端芯片領域,英特爾、AMD和英偉達的你追我趕被業內調侃為“三足鼎立”。
英特爾收購Altera為了FPGA;
AMD收購賽靈思也為了FPGA;
英偉達收購ARM為了物聯網領域擁有CPU/MCU的核心技術,收購Mellanox為了在服務器與存儲連接領域獲得巨大優勢... ...
可以這樣認為,如果AMD能成功收購賽靈思,高端芯片領域或將進入三足鼎立的局面。
英偉達開始收購ARM,其實業內能看到英偉達已經試圖利用ARM處理器進一步占領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
當然英特爾也不會坐視不理,為了阻擊英偉達在AI計算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擴張,英特爾為了布局邊緣AI計算先后收購了Nervana和Movidius,而收購了Mobileye是為了布局自動駕駛。
如今就市場而言,數據中心、服務器為代表的行業芯片市場增長速度非?。
例如2020年,得益于在家辦公和數據中心的需求,英特爾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23%,凈利潤同比大增42%,并且以主要提供服務器芯片的數據中心業務Z為突出,財報顯示,英特爾第一季度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同比大增42.7%。
當時的數據顯示,英特爾占據數據中心芯片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
AMD當然也在不斷開拓服務器市場,但是業內人士表示,想要在處理器領域真的“干翻”英特爾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在AI領域,AMD的開發生態與英偉達的CUDA運算平臺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4、寫在Z后
2014年,蘇姿豐博士接任CEO,在她帶領下的AMD聚焦高性能計算有了后來的Zen架構,也鑄就了AMD的二次崛起。
此次AMD收購賽靈思,我們能夠看到AMD要在數據中心進一步發展的決心和野心。
當地時間本周二,英特爾推出了Z新旗艦數據中心微處理器,并表示希望其內部制造業務可以為芯片短缺問題提供幫助,從而更好地與AMD等競爭對手進行較量。
據報道,全新的“Ice Lake”芯片瞄準的客戶為云計算提供商和其他運營大型數據中心的企業,而英特爾表示已經發出了大約20萬塊測試芯片。
在過去幾年中,英特爾逐漸失去了處理速度上的領先優勢,2018年英特爾首席財務官和CEO都表示其數據中心業務面臨挑戰,當時野村證券還指出英特爾正在試圖阻止將15-20%的數據中心處理器份額損失給AMD。
反觀AMD,有臺積電7nm生產技術的加持,并且Mercury Research統計了2019年第四季度x86處理器市場的份額情況,其中AMD達到了15.5%,創造了7年中的新高。
很多人認為,AMD在CPU方面追趕Intel,在顯卡方面追趕英偉達。
盡管有業內人士懷疑此次的收購是否會讓AMD重蹈歷史,但是AMD對未來的感知和嗅覺在產品迭代速度極快的行業里非常重要,對于AMD來說未來的發展之路也任重道遠。
引用來源:
http://stock.eastmoney.com/a/202104081875903335.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423687338663446&wfr=spider&for=pc
http://www.elecfans.com/d/1344260.html
https://blog.csdn.net/kebu12345678/article/details/5498113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757179745974687&wfr=spider&for=pc